-
主办
福建省人民政府
承办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省广播电视局
省文联
省广播影视集团
福州市人民政府
演出时间:
12月22日 19:30
演出地点:
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歌剧厅)
剧情简介:
围头地处祖国东南沿海泉州湾围头半岛,与金门隔海相望,因1958年的“八二三”炮战而闻名于世。特殊的地理位置,见证了两岸历史风云变幻。如今“八二三”炮战的连绵炮火早已是融入历史的黑白影像。围头人跟金门乃至台湾的关系,就是两岸之间的晴雨表。从炮战前线、海防前线到改革开放前沿、“五缘”(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交流前锋,围头让世界记住了她的名字,也让世界的不少目光,包括作家、文艺家的目光,往这里聚焦。
高甲戏《围头新娘》以围头从“炮战第一村”发展成“两岸通婚第一村”,实现两岸通邮、通商、通航,再到海峡两岸跨海通婚为背景,描述了两家三代人几十年间的悲欢离合,串起一个两岸人民“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携手共建家园的“闽台缘”传奇故事,勾勒出坚韧而勇敢,善良而宽容,率真意气、爱拼敢赢的群像品性。
-
泉州晚报社·泉州通客户端12月4日讯(泉州晚报记者 陈智勇 通讯员 周健行 文/图)“喷火绝活”“云里翻”“精彩对打”……许多难得一见的打城戏舞台动作轮番上演。今晚,打城戏传统经典剧目《真假美猴王》在泉州高甲剧院参加泉州市第34届戏剧会演,精彩演出赢得现场观众的好评,演出过程中掌声不断。
打城戏传统经典剧目《真假美猴王》为该剧种观众最为喜爱的剧目之一,也是被誉为“闽南猴王”打城戏著名表演艺术家曾火成的代表剧目,其所饰演的孙悟空具有南派猴“脱形取神”:神、精、灵、巧、俏的特点。此次《真假美猴王》复排,邀请了国家一级演员、原天津京剧院“猴王”张正春来泉授艺,张正春为“南派猴”的代表性人物,表演艺术高超。此次参加演出的均为“90后”和“00后”青年演员,主要由泉州市打城戏传承中心和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承担。
该剧讲述唐僧师徒赴西天取经。在飞云岗遇劫,六耳猕猴化作悟空模样,以假乱真,滥开杀戒。唐僧怒将悟空赶回花果山,六耳猕猴又计夺唐僧关文,欲往西天取经,名扬四海。悟空受冤后,几经周折,双猴相斗,真假难分。后在西天如来的法力面前,贪婪骄横的六耳猕猴,终于原形毕露,唐僧师徒同心直奔西方。
“今年是曾火成诞辰100周年,复排演出《真假美猴王》向广大戏剧前辈们致敬,这不仅让原本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打城戏经典剧目得以‘抢救、保护、传承’下来,并在排演创作中锻炼、推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使打城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现其特质和内涵,增强了其影响力。”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主任、泉州市打城戏传承中心负责人周杰俊说,该剧着重扑腾翻跌及武打杂技,“把子”“档子”“舞耍”“出手”戏曲武打丰富而广博,极具打城戏表演风格,进一步强化了泉州戏剧的“武戏”,看点十足。
打城戏是我国众多地方戏曲剧种中,唯一由佛教和道教两种宗教仪式发展而来的地方戏剧种,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我国濒危剧种。近年来,泉州市不断加大力度抢救这一濒危剧种,培养表演人才,成立打城戏传承中心,整理复排传统剧目,备受瞩目。打城戏首次参加泉州市戏剧会演,是我市近年来保护抢救濒危剧种,使珍稀而独有的艺术特质能够代代相承的重要成果。
编辑:陈雅娟审核:江晓媛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高甲戏《围头新娘》首演,乡音情系两岸
11月25至26日,由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创排的现代高甲戏《围头新娘》,作为泉州市第34届戏剧会演首演剧目,在泉州影剧院演出并获得圆满成功。该剧以海峡两岸为题材,以“两岸一家亲”为思想立意,入选 2021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舞台剧和作品主题创作资助项目(一般项目)、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
高甲戏,是福建闽南地区的戏曲剧种。流行于福建省泉州、厦门、三明等地区和台湾省以及东南亚诸国华人聚居地,并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甲戏以南音及其他闽南地区的俚曲、小调、吹奏乐为基础形成音乐声腔,以闽南语泉腔为主要念白语言,具有生动鲜活的闽南文化特色。而《围头新娘》更是将闽南戏曲的风格倾注到海峡两岸割舍不断的亲情、爱情的表达之中,实现了剧种特色、地域文化和两岸历史三者的统一。该剧以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后期,围头少女洪飞燕和台湾青年唐越之间的爱情,呼唤起围头和台湾人民共同筑就美好生活,美好家园为情节,体现出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情感和对和平、携手、共进的向往。
该剧在继承传统高甲戏轻快、鲜活,并且具有浓郁的闽南地方特色的唱腔和身段表演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舞台美术、灯光、音乐编曲处理,并融合闽南地区的民间歌舞和舞美元素,展现出“海峡第一村”——围头村民们兢兢业业发展故乡的勤劳,体现出两岸彼此连心的情感。让这出高甲戏剧目既能拥有独特的剧中魅力和闽南文化的特点,又能契合当下,反映时代,体现两岸同胞盼统一的情怀。
《围头新娘》汇聚了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娟娟携爱徒、国家二级演员陈情瑜,以及郑添龙、叶建国、黄光荣等一大批高甲戏实力演员,彰显出“闽南戏窝子”优秀的文化风韵。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主任、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泉州市打城戏传承中心)团长兼书记周杰俊在接受文旅中国专访时表示,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不仅对该剧在制作技术、艺术形式、思想内涵的打磨提供了巨大帮助,更是对该剧集剧中风格、地域文化、两岸历史三者定位的认可和艺术创作上的鼓励。
该剧2020年申报并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舞台剧和作品主题创作资助项目,入选的15部剧目是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的项目中激烈选拔出来的,通过舞台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定基业、创造辉煌开创未来的百年奋斗历程。
为生动讲好建党百年辉煌历程中的奋斗故事,用心用情用功为党写史、为民族铸魂、为人民立传,国家艺术基金携手文旅中国开展“辉煌百年 壮丽史诗”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作品系列报道,对每个有格局有分量的精品力作进行统一宣传,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诞献礼。
(剧照由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提供,摄影:陈颖聪)
拍摄:陈晨、张瑞杰
剪辑:张瑞杰、吴欣宇(实习生)
文字:李达司(实习生)
制图:赵宗娜
统筹:邱慧、田园
责编:贾亭沂
-
泉州晚报社·泉州通客户端10月15日讯(泉州晚报记者 陈智勇 通讯员 周健行 文/图)14日晚,由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创排的高甲戏《范进中举》在武汉市京韵大舞台上演,亮相第17届中国戏剧节。该剧丑角云集,群丑争辉,诙谐幽默的表演让并不熟悉这一剧种的观众大开眼界,赢得满堂喝彩。
据悉,高甲戏是福建省唯一在本届戏剧节参演剧种,《范进中举》被誉为“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典范”。
群丑争辉 赢得现场观众满堂喝彩
《范进中举》以观众熟知的范进中举故事为主线加以改编,运用夸张、重复、讽刺的手法与简洁、新颖、大胆的生活化语言和高甲戏特有的艺术表现,把一天之内发生翻天覆地的故事(环境变化对人所造成的影响)生动地展现出来,展示了在封建社会科举制中沉浮挣扎的腐儒形象。
剧中范进出场时窘迫至极,观众看得心酸,却也为范进抓鸡不得、给鸡写卖身契的细节忍俊不禁,而范进中举后的一片贺喜声中,也让人生出世态炎凉的感叹。“以前总觉得戏曲很古老,没想到这么幽默,还挺好看的,这场真的值了。音乐也特别合适,每次有鸡叫声响起,我总忍不住往台上看是不是有真的鸡。”武汉观众杨恒赞叹道。
“‘无丑不成戏’,高甲戏以特色非常鲜明的丑角戏在戏曲界独树一帜。”《范进中举》导演、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主任周杰俊说,该剧将高甲丑演绎得淋漓尽致,剧中除了范进之外,胡屠户、张二狗、报子等多个角色均以丑角演绎,呈现出高甲戏傀儡丑、布袋丑、长衫丑、破衫丑、老旦丑、毛净丑等不同种类的丑角表演,群丑云集各具特色,相当丰富。
对传统经典进行当代解读
《范进中举》是一个向经典作品学习致敬的范例。该剧编剧、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助理陈云升说:“创作《范进中举》,是对传统经典进行当代解读。”以往,公众和学界多从批判科举的角度看待“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但陈云升看到了环境变化对人所造成的影响,“一个非常鲜活、形象丰满的范进值得深挖”。
“范进很适合采用高甲戏的演绎方式,角色与演员、主题内容与形式表达之间能够很好地契合在一起,从而塑造出绝无仅有的艺术形象。”周杰俊说,从另一方面讲,高甲戏深厚的丑角表演艺术,也犹如凝聚了《儒林外史》这部“讽刺之书”的全部锋芒,能将吴敬梓小说中最精彩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值得自豪的是,高甲戏的老前辈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我们要尽力把剧种中有用的、有特色风格和传承需要的挖掘出来,使其依附在高甲戏《范进中举》的文本之上,让文本与演员、剧团、剧种有机结合起来,以剧种的特色演绎来激发观众共鸣,让他们为高甲戏的特色表演和丰富的表现手段感到惊艳、感到羡慕、感到满足。”周杰俊说。
为何能代表戏剧大省参演
创办于1988年的中国戏剧节是全国戏剧界展示优秀戏剧创作成果的重要平台,每两年举办一次。本届中国戏剧节吸引了来自全国23个省(区、市)的31台剧目倾情演出,涵盖14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儿童剧等,这些参展剧目代表了我国戏剧传承传新的最新成果。经福建省文联、省剧协推荐,中国文联、中国剧协组织专家评审遴选,高甲戏《范进中举》代表福建省参演。
福建是全国戏剧大省,《范进中举》为何能作为我省戏剧代表参演呢?该剧是一部为剧种、剧团和演员量身创作,具有剧种艺术特色的喜剧作品。已历“2015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和第二届中国李渔戏剧汇等几十场演出,屡获各级奖项荣誉,收获业内外广泛好评。有不少戏剧界专家指出,该剧对“传统戏曲如何继承创新”问题进行的有益艺术探索和优质的舞台呈现,对当下古典剧种的新剧目创作如何坚守剧种特色和戏曲程式美学、怎么继承优秀传统和守正创新,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意义。
高甲戏作为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广泛流行于泉州、厦门、三明等地区,早在2006年便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陈雅娟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
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第17届中国戏剧节将于2021年10月9日至10月28日在湖北武汉隆重举行。本届戏剧节将有来自全国2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涵盖京剧、昆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川剧、晋剧、婺剧、高甲戏、花鼓戏、山东梆子、楚剧、壮剧等14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儿童剧的31台剧目演出。呈现地域分布广泛,艺术品类繁多,剧目主题鲜明,内容题材丰富,坚持守正创新,力求均衡发展,院团类型多样,名家荟萃云集,理论指导创作,研讨实践并重,提倡节俭办会,实施文艺惠民等特点。
经福建省文联、省剧协推荐,中国文联、中国剧协组织专家评审组审看遴选,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创作演出的高甲戏《范进中举》将代表福建省,赴武汉参加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
该剧被誉为“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典范,体现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艺术创作精神,展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勃勃生机”。
-
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第17届中国戏剧节将于2021年10月9日至10月28日在湖北武汉隆重举行。本届戏剧节将有来自全国2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涵盖京剧、昆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川剧、晋剧、婺剧、高甲戏、花鼓戏、山东梆子、楚剧、壮剧等14个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儿童剧的31台剧目演出。呈现地域分布广泛,艺术品类繁多,剧目主题鲜明,内容题材丰富,坚持守正创新,力求均衡发展,院团类型多样,名家荟萃云集,理论指导创作,研讨实践并重,提倡节俭办会,实施文艺惠民等特点。
经福建省文联、省剧协推荐,中国文联、中国剧协组织专家评审组审看遴选,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创作演出的高甲戏《范进中举》将代表福建省,赴武汉参加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
该剧被誉为“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典范,体现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艺术创作精神,展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勃勃生机”。